8月24日,汇东校区行政楼四楼会议室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,他们是由原上海化工学院四川分院(工程代号“652”)部分老教师、老校友等组成的访问团。院长曾黄麟、副院长龚敏、原四川轻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陈文刚等出席座谈会,与老教师、老校友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。
双方简短认识之后,院长曾黄麟首先热烈欢迎大家从上海赶回自贡重游昔日校园,然后就我院近年来师生人数、校园规模、人员结构等几个方面对学院的发展做了简单的介绍,他指出,我院一直沿承自“652”形成并传递下来的精神特色--黄岭精神。表示将继续发扬勤奋求实的优良作风,并希望老教师、老校友们能够继续关注四川理工学院的发展,提供更多的当年在黄岭艰苦工作、勤奋学习等情景的资料,帮助我院对“黄岭精神”进行深入、透彻地理解与诠释,对学院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。老教师们表示一定会配合学院工作,愿意将当年“拓荒”的情景,黄岭精神的历史回忆并记录下来,形成文字。老教师刘启生说,正是当年满怀报效祖国的光荣感及不懈奋斗的“傻瓜精神”,才打拼出了学校的雏形,所以对自贡有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厚感情。
下午,他们在原四川轻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陈文刚、院办主任刘军的陪同下,来到邓关黄岭校园故地重游。时隔30年,眼前热闹的迎新景象,新修建起来的综合楼、图书馆、食府让他们耳目一新,当走到当年他们曾学习工作过的第一教学楼、实验楼、寝室楼、教职工公寓时,兴奋的心情遮掩不住激动的泪水,他们不断按下快门,愿把照片带走作为永久的纪念。
老教师李炜激动地说,当年在黄岭这片荒地上,许多工作都需要自己动手,生活、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,看到如今黄岭坡上发生的巨大变化,学院发展得如此顺利,感到很欣慰,她祝愿四川理工学院越办越好。


双方简短认识之后,院长曾黄麟首先热烈欢迎大家从上海赶回自贡重游昔日校园,然后就我院近年来师生人数、校园规模、人员结构等几个方面对学院的发展做了简单的介绍,他指出,我院一直沿承自“652”形成并传递下来的精神特色--黄岭精神。表示将继续发扬勤奋求实的优良作风,并希望老教师、老校友们能够继续关注四川理工学院的发展,提供更多的当年在黄岭艰苦工作、勤奋学习等情景的资料,帮助我院对“黄岭精神”进行深入、透彻地理解与诠释,对学院建设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。老教师们表示一定会配合学院工作,愿意将当年“拓荒”的情景,黄岭精神的历史回忆并记录下来,形成文字。老教师刘启生说,正是当年满怀报效祖国的光荣感及不懈奋斗的“傻瓜精神”,才打拼出了学校的雏形,所以对自贡有一份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厚感情。
下午,他们在原四川轻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陈文刚、院办主任刘军的陪同下,来到邓关黄岭校园故地重游。时隔30年,眼前热闹的迎新景象,新修建起来的综合楼、图书馆、食府让他们耳目一新,当走到当年他们曾学习工作过的第一教学楼、实验楼、寝室楼、教职工公寓时,兴奋的心情遮掩不住激动的泪水,他们不断按下快门,愿把照片带走作为永久的纪念。
老教师李炜激动地说,当年在黄岭这片荒地上,许多工作都需要自己动手,生活、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,看到如今黄岭坡上发生的巨大变化,学院发展得如此顺利,感到很欣慰,她祝愿四川理工学院越办越好。


上一篇:下一篇: